EMI包含有兩個方面:放射和電磁耐受性。放射是指哪些設備會產生輻射噪聲。電磁耐受性是指哪些設備會受到其它設備的電磁波影響。在稍候的篇幅中,我們將會多討論一些有關電磁耐受性的問題。因為如果能有效地控制電磁放射,那么處理后續的電磁耐受性就變得相對容易了。放射一般來說大體分為輻射性放射和傳導性放射兩類。輻射性放射來自電路板、走線或電線,以電磁波的形態模壓電感器生產廠經大氣傳播影響附近的接收器。需要注意的是“接收器”可泛指任何因外來電磁能量干擾而影響其運行的電路。例如,功率電感PCB走線或IC的引線。傳導性放射是指能量經電線或電纜逃脫或傳導出來。傳導性放射可以直接影響電路性能,或者轉化為輻射性放射。
圖1:波長和頻率之間的物理關系
要了解兩種放射,我們必須對天線有一定的了解。圖1所示波長和頻率之間的物理關系。一根天線的有效長度必須達到波長的四份之一。如果在大氣中,其介電特性為1。那么在FR4或玻璃環氧電路板中,其介電特性便會降低至4.8。因此信號一旦到達FR4的電介質梯度,其傳播走線就會變慢。于是會引起“波長縮減”效應。例如,一個200MHz的信號在大氣中的四分之一波長為16.7cm,如果模壓電感器企業在內層的電路板走線,那么波長就變為16.7/4.8(1/2)=7.6cm。
即使PCB走線的長度短于波長的四分之一,仍可以是有效的天線,能夠同時增強放射性和電磁耐受性。除了內層外,表面的走線也可表現出波長縮減效應。因為電介質的一面已足可改變傳遞的整個介電特性。
PCB走線等非意愿天線(unintended antenna),可以說是數字系統中輻射噪聲背后的黑手。從輻射性放射的角度考慮,我們可發現D類音頻放大器本質上可被看作成一個數字系統。電磁學中一個關鍵原理是電磁互易(reciprocity),因為電流的流動可產生一個電場,并且電通量的變化可引發電流的流動。按照這個原理,一條天線既可以用來接收電磁信號也可以用來發送電磁信號。假如非意愿天線受到噪聲電流的刺激,而其長度接近波長的四分一接近時,此時便會產生輻射性放射。
圖2:常用的天線設計
如圖2所示,常用的天線設計有兩種:偶極天線和鞭形天線。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鞭形天線本身就是半條偶極天線,水平接地經感應后,鞭形天線可成為另外的半條偶極天線。眾所周知,天線的作用是通過電氣能量的輻射來發送和接收信號。不過,如圖3所示,PCB中的非意愿天線可包括:長走線;通路;元件的引線和接腳;無載電路板的連接器和插座。
圖3:PCB中的非意愿天線
PCB上一些沒有端接的表面走線或埋在下面的走線可以變成非意愿鞭形天線。在不同電位勢下的走線片段可以因不良布局而變成振子天線。同時,PCB的導電層可作為雙極天線的另一條腿,而板子本身會被耦合到電場中。